2008年7月24日 星期四

晉朝

晉朝(266年-420年)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之一,分為西晉(266年—316年)與東晉(317年—420年)兩個時期。西晉為晉武帝司馬炎所建立,建都洛陽;東晉為晉元帝司馬睿所建立,建都建康。兩晉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,政治制度由漢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。

司馬氏在三國時期為曹魏世族,在高平陵事變後掌握魏國政權。司馬炎篡位後于280年統一中國,由於無法解決浮華奢侈的社會問題及貪污腐敗的政治風氣,統一的局面只有短短的十幾年。晉惠帝繼位後朝廷漸亂,領有軍權的諸王後紛紛爭權,史稱八王之亂;西晉在元氣大傷後,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,造成五胡亂華,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,最後於316年滅亡,北方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。

司馬睿於建康建立東晉,領土範圍在中國南方。東晉也與十六國合稱東晉十六國。中原的世族及人民陸續南遷促進南方的發展。東晉皇權低落,主要由世族掌權,由於軍權外重內輕,不少方鎮心懷野心,造成王敦之亂、蘇峻之亂及桓溫專政。此時雖然陸續有北伐以收復失土,但是朝廷擔心野心家藉此擴張勢力,進而篡位,所以大多消極支持。383年前秦出動舉國之師,意圖滅亡東晉。面對亡國之禍,東晉君臣一心,這是成立以來最團結的一次。淝水決戰後前秦崩解,謝安、謝玄等人成功的收復大批失土。然而,後期又發生朋黨相爭及桓玄篡位。由於平民負擔沉重,又發生孫恩、盧循之亂。譙縱亦據蜀地自立。最後劉裕崛起,平定諸亂,並奪得皇位,進入了南北朝時期。

東晉初期,王導等人採取鎮之以靜策略,以穩定局勢。東晉的莊園經濟的程度比西晉更重。由於農業技術提升等因素,在僑姓世族與吳姓世族密集開發下,江南獲得全面開發而繁榮興盛,中國的經濟中心也逐漸南移,使得後來有大運河的出現。此外,在手工業和商業方面也有長足進步。

晉朝雖為自漢末以來中國文化中衰之時期,但在哲學、文學、藝術、史學、科技等等方面也有新的發展。自晉朝開始,為異族蹂躪華夏之時期,也可說為異族同化於華夏之時期。在漢代以前,政治主權完全在華夏族,而他族則以被統治者而同化,漢代以後,政治主權不全在華夏族,而他族則或以征服華夏族者而同化,邊疆民族帶來的草原遊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。時天下大亂,士族文人多不以道義為重,因而儒學中衰。曠達之士,目擊衰亂,不甘隱避,則托為放逸,遂開清談之風。晉室之興,世亂未已,向秀之徒,益尚玄鳳。玄學與印度東傳之佛教交會,中國文化逐漸形成儒釋道融合。

沒有留言: